他们认为上网、或是小游戏、或是一些即时交流
能否将自身主动脱离高多巴胺环境,从而达到"归零"的状态,那么这时候那些低多巴胺活动是不是就变得更加有吸引力了呢?
我们对多巴胺这种化学物质早有一定的了解。
它是我们大脑分泌的一种激素,给我们快乐的感觉。
大概以下这些行为会引起多巴胺分泌,让我们快乐,比如吃甜品,比如看到美女,比如买买买,比如看精彩的电影,比如旅行……
噢,纵观成名的ins博主们,基本上都在给我们提供一个多巴胺无时无刻不在分泌的活模板。
这让我们非常苦恼,因为这些多巴胺都不易获得。
吃甜品,体重上升。买买买,去旅行,钱包变瘪。
就更不要说那些更加令人羡慕的高光时刻了。
即使平凡如看一部精彩电影这样的体验,那也要看有没有那么多优秀的影视行业人才(如我)来为大家制作,对不对。
哈哈,言归正传,人们总在不高兴的时候想到那一系列闪闪发光而又成本较高的行为,从而陷入了更深的不满。
因此,我们在此试图探讨一种方式,让多巴胺(快乐)更容易获得,并且低成本,可持续。
进行该研究的指导思想,是基于“人活着是为了快乐而非悲伤”这一普世价值观。
以及“在不伤害他人和自身的条件下可以另辟蹊径不择手段地追求快乐”这一不太普世的享乐主义价值观。
而进行该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基“于多巴胺是一种成瘾物质”的科学结论。
简而言之,我们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是不是投胎成为网红博主本人,就能够每天如同嗑药一样嗨呢?
不然。因为多巴胺与快乐相关,但又是一种典型的成瘾物质。
这种感觉,没尝试过则已,一旦尝试过这种,就会产生依赖,再得不到的话就会很难受。
同时,尝试过这种感觉后,就会提高相应的阈值,下次想还这么高兴,就需要加倍的刺激。
所以,只要快乐博主们每天的奢华档次只是维持同一水准,没有持续提高,此人的内心就会逐渐平静甚至乏味,进而很多别的杂念,以上俗称进取心。
这时我们发现“多巴胺戒断法”不是一个硅谷人士的笑话,是真实有效的。
简单理解,就是当我们无法不断提高刺激的强度的时候,通过让生活质量自主下降,来提高快乐的程度。
这个有违我们的常理。
因为大家都是在家家户户奔小康,岂能接受生活质量自主下降呢。
但事实上这个方式是合理的。我在一段时间的减肥之后,每天吃粗粮,竟然有一天吃白米饭吃嗨了。因为米饭属于精碳水,会引起血糖迅速升高。
想想,如果我不是每天吃糠咽菜,怎么会因为一碗白米饭而嗨,怎么也得需要三杯奶茶才可以啊。
因此硅谷人士实践了诸如“断网一小时”之类的疗法。
他们认为上网、或是小游戏、或是一些即时交流,会为我们提供一次次微小的奖励,这样会阻止我们得到足够的多巴胺刺激。
通过这样的戒网阻断,让我们对多巴胺刺激重新敏感起来。
举一而反三,我好像忽然理解了我们应该怎样度过我们的一天。
每天工作,原来是一种多巴胺戒断,为了让我们在周末自然而然容易嗨起来。
每天早上早起,原来是一种多巴胺戒断,让我们可以睡懒觉的时候感到快乐。
如果把每天划分成了多巴胺戒断期,和多巴胺生成期的话,最后我们会发现,嗯,这样经营下来,原来其实跟我们每天过一天的方式差不多。
区别就是你的心态更积极了。
我省钱,不是我穷,是为了戒断,是为了让下次花钱的时候多巴胺分泌得更多。
我搭地铁,是为了戒断,让我下次坐车的时候更快乐。
我单身,是为了戒断,让我下次恋爱的时候更有激情。
我这次不提加薪,是为了让我下次得到加薪时更快乐。
我加班,是为了让我在按时下班中得到快乐。
我被老板骂,是为了让我在老板不骂我的时候得到快乐。
特别是,国家政策太贴心了,让我们做五休二,就是让我们更好地体会和家人一起的快乐。
试想如果我们工作两天,休息五天的话,那两天工作日岂不成为了我们的快乐之源?
上天让我们的日子过得如此艰难,其实都是为了让我们用最小的成本得到快乐啊!
刷刷手机,吃吃火锅,睡睡懒觉就快乐了!
旅旅游,看个海,谈个恋爱,或者买个包就登上极乐了!
若不是日子如此艰难,岂不是需要我们经常性登月球,泡明星,打打外星人才能够露出矜持的淡淡一笑?
有了多巴胺戒断法,噢,一切的悲伤,一切的乏味,一切的一切,从此都有了意义。
从明天起,让我们做一个幸福的人。
美好生活源于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专业媒体!
![他们认为上网、或是小游戏、或是一些即时交流 他们认为上网、或是小游戏、或是一些即时交流](https://sjzwlkj.com/zb_users/upload/2024/02/202402121707711960508816.jpg)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