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向世人展示着“我们是如何自己毁掉自己主办的比赛”
过去一周,在中国常州举行的U23亚洲杯连续几场比赛近乎空场,引发了许多人的热议。部分国内的球迷对空场事件负责,他们声称这是对中卡战黑哨的无声抗议。
自从中国队的出线梦碎后,许多人就开始呼吁国内的球迷不要去现场看接下来的U23亚洲杯比赛。他们说这样做是为了让亚足联看到每场比赛都是空场,以此表达他们对裁判的不满。一边喊着“我们要举办世界杯”,一边向世人展示着“我们是如何自己毁掉自己主办的比赛”。这样的逻辑,我们无法理解。这正常吗?我们作为东道主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去和亚足联沟通的吗?
数据能最直观的显示到场的观众人数。U23亚洲杯小组赛阶段,其中中国队参与的三场比赛现场观众人数均过万。但其他比赛数据惨淡,最低的一场比赛仅有120名观众。到了淘汰赛,也就来了一百多名观众。上座率如此糟糕,这个问题也引起了亚足联的关注了。截止到目前,负责承办比赛的常州已经亏损了上千万。
白岩松曾经谈过这个“空场”问题。他认为球迷们愤怒是很正常,但用“空场”这种方式发泄愤怒,最后只能害了自己。
白岩松说本来U23级别的足球比赛关注度就低,现场球迷少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但他认为本来不正常的是很多人把正常的空场现象喊成了自己的功劳,“球队受了委屈,然后就把自己主办的赛事给毁掉。除了让自己更没面子之外什么都得不到。这样的东道主,到哪儿去都是无理可讲的,也不会得到好评。”
未来,中国还会举办很多的赛事。但如果只要中国队输了,球迷们就开始呼吁“空场”,就开始为球队失利找各种各样的客观原因。到头来,损坏的只能是我们东道主的形象。中国足球要发展,需要更多高水平赛事的到来,而“空场”事件肯定会影响高水平比赛来华的信心。
足球之所以被誉为世界第一大运动,其中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承载的体育文化和传递的体育精神都蕴含着相互尊重的理念和社会责任感。中国足球发展没有其他的路要走,还是要跟亚足联和国际足联以及各国的裁判们按照规则交往相处。接下来的U23比赛,因为缺少了中国队,“空场”现象是很正常的。而那些愤怒的球迷们就不要再高喊呼吁“空场”了。
谩骂和仇恨,的确是足球世界里的一部分,但这些东西从来都没有成为主流,也永远不会成为主流。未来,中国足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也会举办很多国际大赛。但“空场”,不该是我们留给外界的“东道主印象”,也不该成为中国球迷的标签。
欢迎关注有马体育公众号ID:youmatiyu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